<tt dir="nnf"></tt><del date-time="wbz"></del><time dropzone="qkt"></time><abbr dir="01v"></abbr>
<map draggable="e7jj5zo"></map><acronym dir="330mqgz"></acronym><center dropzone="c73qlai"></center><bdo dir="qds3ld1"></bdo><acronym dir="auzwmwx"></acronym><em dir="mpry1aq"></em><var dropzone="xwxdjtr"></var><center dropzone="ogl84_z"></center>

当资本成河:杠杆、流动性与信息比率的隐秘博弈

资本像河流,有时汹涌有时干涸。用资金流动性分析(Amihud 2002)观察买卖价差、市场深度与冲击成本,当流动性枯竭,回撤速率和爆仓概率同步上升。信息比率(Grinold & Kahn)告诉我们主动收益/跟踪误差的效率,高信息比并非零风险符,杠杆会把微小的模型偏差放大成灾。监管不是抽象词:美国Reg T规定50%初始保证金,FINRA和中国证监会对维持比例与融资融券有具体约束;联邦储备与交易所数据显示,牛市末期保证金债务累积会扩大系统性脆弱性。账户开设不只是KYC,还涉及合格投资者资格、保证金权限与风险揭示—这些直接决定强平阈值和追加保证金的触发频率。从机构视角,VaR、压力测试与流动性覆盖率相互补足;从量化视角,信息比率需与夏普、最大回撤和成交成本一起读;从散户视角,滑点、单笔成交量和经纪商的风控逻辑往往决定成败。股市波动与杠杆共舞:历史(如2020年3月剧烈波动)证明,波动率飙升时杠杆会快速消耗保证金池,强平链条可能引发连锁卖压。结论性的提醒不是终点:把信息

比率当作方向感,而把流

动性指标与监管边界视为真正的护城河,资金管理要用数据说话,用制度画线。

作者:林海明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2:41:02

评论

小明Investor

文章把流动性和信息比率结合得很好,验证了实务中的很多直觉。

Lily88

特别赞同关于牛市末期保证金债务累积的警示,应该加入更多历史案例。

张教授

引用Amihud和Grinold的框架严谨,但可补充针对中国市场的实证数据。

TraderTom

对散户的提醒很实用,强平规则是很多人忽视的风险点。

相关阅读